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药箱”,可能是抽屉,也可能是书柜。从小孩到老人,各种药品堆得高高的,找起来很麻烦。家庭药柜适合存放哪些药品?在家备药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7种居家必备内服药
根据家庭成员构成,家庭药箱应涵盖内服药品、外用药品、特殊人群和辅助用品四大类。
内服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普通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止泻药、泻药、抗过敏药、消化药等。一般不建议囤积抗菌药物。
外用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是外用消毒剂,如75%乙醇(酒精)、碘伏等,其他外用可准备云南白药、风油精等,以及创可贴、消毒医用棉签、纱布等卫生材料,还应准备绷带。
急救医学。如果家里有特殊疾病的患者,还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准备常用的急救药品。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准备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应准备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辅助用品。家庭药箱还需要一些收纳辅助用品,如小药箱、方便药箱、定时药箱、切药器、研磨器等。
内科是家庭药柜的“主力”。以下是推荐的备用药物。
感冒药。通常,口服感冒药是家庭药柜中常见的一员,比如芬麻美敏片、维生素C银翘片等。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多休息、多喝热水可以自愈,但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感冒药都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重复使用药物,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用法服用。
使用中成药时最好区分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不同种类的药物使用方法不同。
解热镇痛。常见的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可以缓解感冒后发烧、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有胃病、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应慎用。疼痛症状明显恶化或出现新的疼痛症状,且连续服药3天症状仍不能缓解的患者,应咨询医生。
止咳化痰药。止咳可以配制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胆川贝枇杷软膏;化痰药物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目前,氢溴酸右美沙芬是治疗干咳的唯一非处方中枢性镇咳药,市售有糖浆剂和片剂两种剂型。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中成药来止咳,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辨证往往很难有效果。
止泻药。一般可配制口服补液盐粉和蒙脱石粉。口服补液盐粉可以预防和纠正腹泻引起的脱水。蒙脱石粉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还能提高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腹泻患者最好在疾病早期就医,诊断是感染性还是功能性、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是否是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感冒等原因。
泻药。乳果糖不被人体吸收,可通过促进结肠蠕动缓解便秘。特别适合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术后便秘者。不过,便秘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还应该从改变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入手。
抗过敏药。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和抗过敏药,适用于皮肤、食物和药物过敏者。除了片剂外,还有儿童用的糖浆和滴剂。
助消化剂,如多酶片、消化片等。
您需要了解的五个常见药品标签术语
1. 识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必须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配制、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的包装上有“OTC”字样,无需处方即可购买。市民可根据需要购买并按照说明使用。 A类为红底白字; B类是绿底白字,比较安全。
2.区分药品名称,避免重复。
区分药物的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称是药品的法定名称。每种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称,并以醒目的大字体印在包装上。相同通用名的药品会有不同的生产厂家。为了建立品牌,每个制造商都会注册一个唯一的名称,也就是商号,包装上的字体也会比较小。
清楚阅读药品成分,避免重复使用药品。有些中成药还含有西药成分。仔细识别可以防止重复使用药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