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莱县的足球小伙子们在雪地里训练。索南岱庆(人民视觉) 摄
曲麻莱县的足球小伙子正在训练。资料图片
曲麻莱县U13男队在2023年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上合影。索南岱庆(人民视觉) 摄
核心阅读
足球运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十分盛行。近年来,东西部合作和青少年教育援助,带动了当地足球教育的全面提升。有更标准化的球场、更先进的训练理念、更频繁的交流比赛……小足球激发大梦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下午三点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第一民族小学。足球小将们来到操场加练,为即将到来的玉树州青少年足球联赛做准备。
“你刚才观察球的运动了吗?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体育老师成林彭措迅速跑到停车位置,黑着脸给六年级学生多杰兰丁下达指令。汗珠都冒出来了。
多杰兰丁点点头:“我刚才太着急了。”很快,一个类似的球又传到了他的脚下。他抬起头观察了一下,内切过掉防守球员,然后将低传球传向球门。队友轻松将球推入空门。孩子们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过去,足球是在土滩上进行的,但现在标准化的足球场越来越多。
程林彭措是玉树人。曾两次获得“青海足球先生”荣誉,还随玉树牦牛队夺得青海省运动会足球冠军。他在曲麻莱县原住民完全小学担任体育老师近10年。
“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这里的足球氛围很浓。”程林彭措说,十多年前,玉树州、果洛州的孩子们大多在沙滩上踢足球。
简单的条件并没有削弱高原男孩对足球的热爱。上海第二批援青干部詹子东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青海时的情景——室外气温接近零摄氏度,孩子们穿着布鞋,围着沙滩上的足球奔跑。场地坑坑洼洼,孩子们热情很高。他走进了学生宿舍。墙上贴满了著名足球俱乐部的标志和明星海报。有些甚至是孩子们用粉笔画的……
“他们看足球的天真眼神令人感动。”詹子东奔波各地,为果洛州建设标准化足球场。在此期间,上海青少年援助总部发挥了巨大作用,联系上海赞助商并将其纳入教育青少年援助项目计划……2015年,果洛州第一个标准化足球场建成。
“十多年前,玉树州连一个标准化足球场都没有;如今,随着东西部合作、援青工程和青海省教育基金的不断实施,玉树州新建、改建了200多所学校,全部配备了标准化足球场。 ”北京青少年援助干部、榆树市委副书记朱英艳说:“体育场修好了,孩子们距离足球梦想越来越近了。”据报道,国家能源集团将投资1200万今年斥资在曲麻莱县修建青海首个室内空气膜足球场,让孩子们在冬季可以正常训练。
改进的不仅仅是硬件。依托东西部合作和教育援助,青海足球教育不断进步。程林彭措坦言:“以前的足球课主要教带球、射门,至于分步教案、团队合作等高级训练,完全缺乏。”经过专业机构和青少年援助队的培训,程林平措近年来收获颇丰。 “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年轻球员的培养。以前训练力量、协调性、灵活性,要求他们完成动作,现在会注重要领。据介绍,在青少年援助资金和当地配套资金的支持下,KRIS专业教练团队长期驻扎曲县。马莱县近三年来为该县培养了21名职业足球教练员。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是果洛州的一所校外学校,由上海援建。绿色的田野上,孩子们挥洒汗水。体育老师高元寿在场边观看了比赛。他说:“我们学校有7名上海老师,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质特点,将运球、传球、撞球等基本功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的兴趣。”
球队训练变得更加专业,他们还可以去大城市参加训练营和交流。
走在玉树州和果洛州的街头,球迷拿着移动设备观看比赛的身影并不罕见。尤其是州级联赛和田园联赛,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只要聚在一起看比赛,也会有说不完的话题。
曲麻莱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的人们热爱足球。
除了常规训练,多杰兰丁放学回家后也错过了踢球的机会。在山上和泥土上,训练工具都是在当地采购的。不同高度的拴马杆被他插在地上,可以作为“球障”,也可以作为球门。
“一日四时,风吹石散。”高原上风大、紫外线强,使人容易产生高原反应。但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孩子们却把这一点变成了优势。 “缺氧会使人的心肺功能产生应激反应,训练后可以增加人体血红蛋白,增强供氧能力,从而改善球员的心肺功能,提高球员的耐力和体能。”由克雷斯青训俱乐部教练宋灿介绍。
去年,曲麻莱县第一国民小学获得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青海赛区)U13(13岁以下)组别冠军。几乎与此同时,果洛地区玛沁县第二中学代表队获得了本次赛事U15(15岁以下)组冠军。 “青海的足球氛围很好,几个孩子和一个足球就能留下快乐的童年,高原足球的魅力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上海青少年援助中心教师、果洛州大悟民族中学体育老师乔庆伟说。
“对手很强,我结识了新朋友,我们约定以后定期打电话沟通。”去北京参加集训后,多杰兰丁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我们不仅要建设体育场馆,还要建立人才输送和对外交流的平台。”朱英艳说,去年,玉树州组织了20名青少年足球特训新兵前往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接受训练。在此期间,学员们得到了青训教练的专业指导,并与国安青训网络俱乐部进行了多场教学比赛。
获得多项荣誉让孩子的未来有更多选择
“很多孩子第一次坐公交车去玉树州,第一次坐飞机去西宁,第一次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去年,程林朋措和宋灿带队去苏州参加比赛。宋灿回忆说:“队员们都很兴奋,盯着窗外,时不时就有新的发现!”
代表青海参加吉林延吉全国总决赛,荣获第七届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U12(12岁以下)(职业组)冠军,获得重庆星耀季军五洲U11(11岁以下)男子组和U13男子组第四名……去年,成林朋特科拿下了他的孩子出省参加邀请赛15次,取得了很多好成绩。多杰兰丁成长迅速,在9场比赛中打进27球。对于未来,这个田园男孩非常确定,“我会继续陪伴足球,感谢这么多人帮助我们实现梦想。”
他的梦想不是空中楼阁。如今,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去年,曲麻莱县U12女足“整合”转入青海省体校,为青海女足发展增添力量。 “足球教育日益完善,孩子们未来的选择也多了很多,可以走职业道路,也可以成为体能教练、康复治疗师、体育老师等。”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校长索昂塔慈说。
在玉树州,青少年足球的基础越来越扎实。随着外出次数的增加,各地校园足球联赛的组织精度和专业性不断提高。曲麻莱县,全县已建立U8(8岁以下)至U13的男女梯队5个,形成了“人口5万人,海拔4200米,11所学校,5个团组,46支队伍,500人”多名队员参赛”青少年竞赛项目。
“一个小小的足球,已经成为连接地区交往、交流融合的纽带。”玉树州副州长、曲麻莱县委书记谭胜表示:“在玉树州,足球是民族团结的载体,孩子们从足球中收获成长,结交朋友,见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各地,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广阔,这不仅是当地足球的发展,也是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2024年6月25日第16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