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2日电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挖掘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前名人故居的实际,全力推动赵太乙故居对外开放,青岛市南区政府、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启动了青岛历届名人城市主题展(以下简称“展会”)于7月21日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
本次展览以国立山东大学的创办和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起源为两大线索,聚焦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印记。分为教育名人、文化名人、科研名人三个板块。展示和讲述蔡元培、杨震、赵泰同、老舍、王同昭、舒杏贝等文化名人在青岛的生活和历史文物,凸显他们与青岛的文化渊源,融合相关文化主题和文化现象,传承和凸显名人文化,进一步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
展览开幕式上,文史学者、青岛市文学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义清受邀讲述《山东大学和他的老朋友》。刘义清老师用丰富的史实和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赵太头两次担任山东大学校长的经历以及他在青岛的往事。讲座还原了山东大学在青岛的黄金时代,分析了其对当下的深刻影响,梳理了山东大学在青岛留下的文化资源和海洋科学渊源;同时,勾勒出一幅大师云集的时代镜像,呈现了青岛大师们的人生选择、隐秘史实、隐秘史实。历史逻辑。
1994年,青岛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自1891年建城以来,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德占胶澳”、“1898维新”、“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青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接。 20世纪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一时间,国内众多文学名人云集青岛,名人人物点亮了青岛文学史上的璀璨天空。闻一多、老舍、梁实秋、沉从文等一众文豪曾在山东大学任教并定居青岛,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青岛是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发祥地。 1930年,蔡元培等主张在青岛建立中国海洋研究所,并在青岛修建第一个水族馆。 1932年,亚洲第一座水族馆诞生。此后,中国海岸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继在汇泉湾畔开业,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领头羊。青岛由此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和海洋科技名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市南区作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是我国现当代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最集中的城区之一。 《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60处名人故居中,有58处位于市南区。福山路、福山支路、玉山路、黄县路、大学路、观象山路……这些都是承载着时光流转的老路。 “你对过去的事情了解多少?”这些老街巷里的名人故居共同构成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如今,这些文化友人居住过的老房子和走过的街区,虽然因岁月的磨损而逐渐受损、褪色,但依然散发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凸显出青岛生生不息的文化气息。有山有海的沿海城市。魅力。
2022年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创建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落实区政府工作要求,致力于名人故居文化集群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探索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新模式。保护利用赵太乙故居,构建“主题展览+沉浸式戏剧互动+戏剧空间”相结合的名人文化综合改造空间,推动名人故居创意改造和创新发展,使历史文化名人和他们的文化“活着”,保护好、利用好名人故居,更好地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发挥其现代价值,成为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