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的“造梦者”有一个远大的梦想
杨军
“说起来不好意思,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培养亚洲冠军、世界冠军。”当我第一次见到玉屏击剑队教练杨军时,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低调、随和,因为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谦虚地笑了笑,没想到他心里有这么大的梦想。
有志者事竟成
杨军,1971年出生于铜仁万山。他9岁开始练习乒乓球,13岁上初一时,击剑教练来选拔击剑队员。杨军因为身高不够而没有被选中。但杨军却对击剑运动深深着迷。没被选中的时候,他经常去击剑训练场门口看别人练习。一有时间,他就去找教练,希望教练能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最终,他的诚意打动了教练,同意尝试一下。身高的劣势是杨军无法回避的短板,但他并没有放弃,通过在速度和技术上下功夫,成功留了下来。
“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专注地练习,希望得到教练的认可。”杨军说道。
一分钱一分货。 1986年,以杨军为主力的铜仁队获得贵州省第六届运动会男子花剑A组团体冠军; 1987年,杨军在贵州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获得个人花剑男子A组冠军。
由于自身限制,杨军于1988年退出比赛第一线,在万山体育局工作。 1994年至1996年,杨军借调到市体育局,培养了2名省团体冠军、2名个人冠军。
剑刃已磨利
“妻子为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于2005年调到玉屏体育局,结束了与妻子分居的生活。”杨军说。
杨军初到玉屏时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他不禁想:自己才三十多岁,未来就这么浪费了吗? 2007年,杨军主动与局领导沟通,想在玉屏发展击剑运动。局领导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帮他联系上了黔东国民寄宿中学校长,让杨军招收了第一批学生,玉屏的“击剑梦”开始了。
“当时条件真的很困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真的想尽一切办法坚持下去。”杨军说。
虽然有三五个学生,但空间和基础设施问题如何解决?由于没有场地,杨军带着学生们在操场的水泥地上训练;没有刀剑,他就让导师和同学送来一些即将淘汰的装备,供学生们使用。如果剑断了,就用竹子和剑绑在一起继续使用……这样艰难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你所付出的汗水,就是成功的积累。 2008年,玉屏击剑队学生在贵州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女子佩剑B组中获得第三名。市体育局、县体育局、黔东民族寄宿中学等为击剑队提供了一些基础设施,玉屏击剑队的训练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鹰击长空,积蓄力量。
“2012年,玉屏击剑队在贵州省第二届青运会上获得女子佩剑乙组冠军,这是玉屏击剑队获得的第一个冠军。”回首往事,杨军的脸上写满了自豪的情绪。
此后,玉屏击剑队喜讯频传:在锦标赛和省赛中斩获金、银、铜牌。特别是在2015年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上,他们获得了男子佩剑乙组冠军和女子佩剑乙组冠军。个人方面,他获得了前三名;他先后派出6人进入贵州省击剑队。其中,刘红艳、杨舒被接纳为贵州省体工队正式队员。刘红艳还获得了2019-2020全国击剑锦标赛(第一站)成年女子佩剑团体金牌。她是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佩剑团体比赛第四主将、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佩剑队成员。主队队员团体赛排名第六,女子佩剑个人比赛排名第六,达到国家级运动员水平;通过个人击剑动作,保送研究生1人,考入本科生3人。
“希望孩子们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对得起自己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全力以赴,不要在运动生涯中留下遗憾。”杨军对自己这些年教过的学生充满期待。
“教练虽然有点凶,但是教得很好,希望我能像师兄师姐一样取得好成绩。”玉屏击剑队学员于浩然说。
优异的成绩,使玉屏击剑训练基地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竞技体育训练单位直属后备人才基地(2019-2022年)和贵州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击剑)个人基地。 2021-2025 周期。 2009年,杨军被评为市“先进体育教师”; 2010年8月被贵州省体育局评为“十一五业余运动训练先进个人”; 2013年当选为铜仁市第一届政协委员; 2016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我们非常需要优秀的击剑人才和教练。”杨军表示,目前玉屏击剑训练基地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需要上级给予更多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更多优秀教练员来到玉屏。发展,然后通过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击剑好苗子,玉屏击剑才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玉屏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丹、尹玉玺
编辑:夏朗 收藏:吉佩佩 杨可佳 审稿人:赵琳 姚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