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通编辑撰稿。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
导读: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宅在家里不出门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肥、提高幸福感。对于血糖的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家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运动呢?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在家可选择的锻炼选项
糖尿病患者运动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简单、安全的原则。每次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相对固定,避免运动量突然增加或减少。采取的运动方法需要适应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承受能力。建议成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每周5天运动30分钟)。有氧运动。
1.在室内快走
这种锻炼方式简单、易操作。每周锻炼 5 天,每次 30 分钟,即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宜过高。
2. 跳舞
只要不影响其他人,跟着音乐做伸展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强调的是,音乐的节奏和身体的宽度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运动时不宜剧烈。
3.太极拳
太极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人练习它主要是为了养生。既然不能出门,那就下载一些太极拳相关的练习视频,边学习边控制糖。
4.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克服外界阻力时的主动运动,包括克服自身体重(如俯卧撑、深蹲等)和使用训练器械(如哑铃)等练习。阻力训练可以改善身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
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只有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并且最好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时间应≥48小时,锻炼部位应包括上肢和下肢。 、躯干等主要肌群,建议训练强度不宜过高,要适中。
您可以在家中选择以下一些阻力练习。
俯卧撑:主要用于锻炼上肢、腰部和腹部肌肉。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但初期练习比较困难。
蹲:顾名思义,就是蹲下然后站起来的意思。此练习适合下肢状况较好的糖尿病患者。
从坐姿站起来:与蹲起类似,不同的是从坐姿站起来,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
平板支撑:肘部弯曲放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脚尖踩住,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肩、臀、脚踝保持在地面上。同一平面,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锻炼要循序渐进。
仰卧起坐:可以有效锻炼人体全身的肌肉。
平衡练习:双手支撑在墙上,双脚并排站立,上身前倾,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持约10-15秒。组数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在家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1、器械消毒必不可少
目前研究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多种方法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因此,经常使用的运动器材应定期消毒。
2、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要注意什么?
运动前:正式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低强度热身运动。
运动时: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心率和身体自我感觉的变化,通过轻微喘息、出汗等情况了解运动强度。如果出现疲劳、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出汗、腿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另外,运动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流汗过多。结束前应进行5-10分钟的恢复运动,使心率逐渐降低至运动前水平。不要突然停止锻炼。
运动后:密切注意双脚是否有红肿、青紫、水泡、血泡、感染等情况。
3、运动时间的选择
目前,相关指南并没有严格规定何时开始锻炼。但考虑到低血糖的风险等综合因素,运动可以在饭后1小时进行(或根据自身运动量和血糖的监测)。一般来说,此时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加快,血糖水平会明显升高。此时的运动干预对胃的影响会较小,而且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也会增强。
4.血糖监测
如果有条件,糖尿病患者最好在运动前后测量血糖,了解运动强度和血糖变化的规律。此外,还应注意运动后迟发性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基层糖尿病预防管理办公室。全国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J].中华内科杂志,2019年10月,第8卷,第10期。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年 12 月,第 9 卷第 12 期。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4]马莎莎,徐红梅,熊银环,等.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9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20 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