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黄河源头。
晨曦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枝乡的草原上,一缕缕炊烟从帐篷顶飘向远处的牧场。牧场尽头的山上,天空中挂着若隐若现的星星。 。 10岁的藏族男孩多杰冉丁推着车帮助奶奶从牧场收集牛粪。不远处,一头小牛正在肆意吸吮母乳。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一天是多杰兰丁的休息日。放学回到牧区的家中,他终于回到了只属于自己的高尔夫球场,那是多杰冉丁从小生活的草原。除了帮助父母放牧和做家务外,多杰兰丁还会骑着他心爱的小马驹在草原上驰骋。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踢足球。
这一天也是多杰兰丁的训练日。把羊赶到牧场后,他戴上手套,开始制作专用的足球训练装备。他把牛粪和泥土混合成一个圆锥形的圆盘,放在牧场上练习变戏法,动作快得像鹿一样。此时此刻,牧场上只有牛羊为伴,草原成了他自己的足球场,海拔4500米的足球场。
“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并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杯。”多杰兰丁说道。 2021年,多杰兰丁凭借场上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曲麻莱青训队。 2022年曲麻莱县小学生足球联赛中,他在9场比赛中打进27球,最终获得了球队的胜利。他不仅获得了冠军,还获得了该赛事的“金靴”。
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源头。它幅员辽阔、人口稀少、海拔高、缺氧。这里似乎离足球很远。但像多杰兰丁这样热爱足球的人,在这片高原上却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目前,玉树州总人口42.25万人,注册登记的业余足球俱乐部40多家,球员2000余人。随着民间足球的蓬勃发展,每逢节假日,玉树的体育场馆无论老少,总是座无虚席。它已成为许多足球爱好者练习球技、结交朋友的重要场所。
在玉树,足球已成为一种社会纽带,连接着校园、乡村、机关、寺院;在玉树,足球场自然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场所。各族学生、干部、群众、僧人齐聚一堂,踢足球。赛场上,通过相互合作实现友谊、和谐、团结。
执教雪域高原的“玉树足球先生”
曲麻莱县地处黄河源头腹地,平均海拔455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年平均气温为-3摄氏度。寒冷缺氧的环境阻挡不了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或许是因为相同的背景,在草原长大的孩子们对足球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2015年,曲麻莱县投资建设了当地首个校园塑料球场。2021年,曲麻莱青训队成立,80名学员中,有27名女生。”曲麻莱县教育局负责校园体育工作的索昂伊特奇表示,随着当地政府不断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校园足球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足球、爱上足球。足球。
“教练来了!”曲麻莱县第一国民小学球场上一片欢呼声。主教练程林彭措走到等待已久的小队员们面前,准备开始一天的训练。虽然已经进入夏季,但寒意却丝毫没有减弱。孩子们穿上羽绒服,开始在球场上热身。
31岁的程林彭措一头卷发,肤色黑如野牦牛,他站在场边指导年轻球员完成体能训练。对抗训练开始前,他像往常一样向队员们进行了赛前讲话,“球队是一个小家庭,每个队员都要紧密团结,才能战胜对手;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必须紧密团结,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程林彭措看着场上的年轻球员,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程林彭措出生于曲麻莱县玛多乡。年轻时的他在沙场上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由于球风凶猛,程林鹏措18岁就入选玉树州足球队野牦牛队,2016年随队夺得青海省运动会男子足球冠军,夺得冠军《玉树足球先生》。同年,程林彭措放弃了在西宁任教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
“我真的很羡慕现在孩子们的比赛环境。小时候,没有专业的球场,更没有专业的教练。每次比赛,我的膝盖都是伤痕累累。现在球场条件好了,孩子们可以还接受更加标准化的培训。”程林彭措表示,越来越多的交流比赛让孩子们收获了友谊,提高了足球技术。
2023年5月,曲马莱青训队的小队员们分为三组,每组18人,前往四川绵阳、重庆、安徽合肥参加青少年足球比赛。其中,在重庆举办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节第22站U10小组比赛中,多吉兰丁以4个进球荣获小组最佳球员。
“足球是民族团结最好的粘合剂”
“拍得好!漂亮!”在玉树市“绿宫”室内球场,桑嘎做出精彩变向,将防守队员撞倒在地。完成拍摄后,桑嘎迅速转身,扶起了倒在地上的格德。蔡仁问他有没有受伤,看到这一幕,在场边观看的队友们哈哈大笑,“你是‘佛系院长’,你不擅长,你是老师,被人撞倒了。”一个学生。”这个笑话立刻引起了观众的笑声。哨声淹没了球场。
35岁的桑嘎是玉树州结古寺的和尚。他也是当地业余球队“阿沃”(藏语意为兄弟)足球俱乐部的球员。每周三、周六晚上,他都会脱下袈裟,穿上球衣,在室内足球场与队友们进行内部比赛。 “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出家后经常和朋友一起踢球、看足球,足球让我有了更多的朋友。”桑嘎说。
2021年,玉树地委统战部干部耿庆巴松成立了“阿沃”业余足球俱乐部,吸引了寺院僧侣、警察、个体商户等各界足球爱好者。成员由原来的13人发展到近60人,包括藏族、汉族、撒拉族等不同民族。俱乐部成员、玉树州佛学院院长格德才仁表示,在玉树,干部和僧人一起踢足球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为宗教工作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也带来了直观的感受宗教信徒的民族团结。
近年来,基于玉树州民间足球良好的社会基础,当地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足球的社会功能,使足球场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天然场所。统一。截至目前,玉树已累计建成足球场馆113个,积极打造“玉树足球”品牌,通过校园联赛、乡村联赛、足球联赛等足球活动,实现“以球交友、以球交友”。省际友谊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往、融合。
2017年,山西省吕梁市的秦伟伟考入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大学期间的教学经历让他感受到藏族同胞的真诚和热情,于是他选择到玉树工作。应同事邀请,秦伟伟加入了单位队伍——高山天平队。 “队友们从来没有怨恨过我基础差,总是耐心指导我,从队里到单位,大家都待我像家人一样。”秦薇薇说。
2006年,玉树第一支业余足球队——野牦牛队成立。这支队伍由政府干部、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僧侣、教师等组成。成队当年获得青海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足球冠军。 。当他们把奖杯带回家乡的那一刻,荣耀点燃了玉树康巴人心中的激情,足球在江源腹地火了起来。
“足球增强了玉树人的凝聚力,无论是藏族、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他们都是足球场上的兄弟,足球是民族团结最好的粘合剂。”野牦牛队创始人、玉树州八一专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王军说。
把足球小事当成民族团结大事
“近年来,玉树州通过玉树足球振兴计划,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健全了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玉树州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与学校安全科科长加马丹·周仁表示,校园里足球文化氛围浓厚,培养了许多青少年足球人才,让各族孩子从小一起踢球。年龄。
校园足球为玉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户,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他们的心中。在玉树州红旗小学的操场上,四年级的回族学生马明和藏族学生南卡扎西拥抱在一起,对记者说:“我们是兄弟!”
马明出生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他自幼随父母来到玉树。当他第一次到达时,他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他通过足球认识了南卡扎西。他们对足球的共同热爱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两个孩子经常一起学习、踢球,他们的友谊也让两个不同国籍的家庭有了更多的接触。
“很多孩子踢球的时候说话比较多,喜欢交流和分享,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们的心里。”红旗小学校长白马兰嘎说,学校足球俱乐部有藏族、汉族、回族、东乡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的学生参加。孩子们在球场上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
玉树州在册学生12.1万余人,占总人口的近29%。当地教育部门以“足球从小做起”的理念,将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足球场,用“中国梦、足球梦”的精神力量,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的高山天平队在玉树足球界享有盛誉。场外,18名队员变身法律宣传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很多球友都会询问法律问题,我的队友都会耐心解释,帮助大家依法维权。”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助理法官索南说。
“把足球的小事当作民族团结的大事来对待。”玉树州委书记蔡成勇表示,足球不分民族、不分身份,让干部群众在场上打成一片,场下坐在一起。足球不仅是玉树民族团结的起点,也是紧密联系群众、拉近干部与群众距离的“法宝”。
体育场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天然场所
“康区人民崇尚英雄主义,足球与康区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玉树传统民族文化特征深度契合。”青海民族大学副教授陆斌表示,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跨地域、语言、民族、阶层等特点,对民族凝聚力发挥着积极作用。紧紧抓住群众喜好和需求,党委和政府举足轻重,就能事半功倍。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巧妙方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工作自然就会做实、做实、见效。”玉树州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蔡丹洲说,玉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 “长期以来,玉树通过民族音乐、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广泛交流,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兄弟姐妹之间守望相助。 。
从国家机关到基层乡镇,玉树目前有近2000名各级党员干部参加足球活动。他们大多数是年轻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也净化了年轻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 “每天晚上都有比赛,周末球场没有空闲时间,比赛打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尼玛才仁说道。他在玉树市经营着一个室内足球场。许多球队都将他的体育场作为自己的主场进行训练和比赛。
脱下僧袍踢球,足球已成为玉树僧人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周巴丁,玉树州称多县谢乌镇僧人。由于足球技术出色,他曾代表称多县足球队参加过多次比赛。他实现了从修道院到体育场的“无缝切换”。如今很多玉树僧人就是如此。的真实写照。 “让每一位僧尼享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真切感受到玉树灾后重建以来的巨大变化,引导僧尼在思想观念、精神品味、生活方式等方面适应现代社会,进而构建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玉树州委统战部副部长甘楠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