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强东在头条发布了京东跑鸡扶贫项目的介绍。刘强东提到,京东养的跑鸡必须是散养的,每只鸡脚上都装有计步器。只有跑了100万步以上,京东才会以100多的超高价收购。
刘强东并不是第一个投资农业的互联网大亨。那么京东农业业务有哪些特色呢?
生长周期约为160天。
重量有三四公斤,
时令蔬果“零食”,
24/7实时摄像头监控,
几只大白鹅正在巡逻守护。
每个养殖区也有一定比例的母鸡。
高标准的养殖,让人们对养鸡充满期待。
刘强东说,“现在市场上99%的鸡从出生到死亡走路都不超过3米。我们准备拿出100万只富裕鸡,以无偿贷款的形式分发给贫困农户。”每个家庭都会收到100元。”小鸡 每只鸡都戴着鸡脚环,每天监测鸡的步数。步子越多,越是散养,每只散养鸡的价格都在100多元。以一定的价格买入,然后在京东出售。”
刘强东分享京东跑鸡:每只鸡要跑100万步,售价168元
目前,京东上最便宜的跑鸡为128元/只,也有不同重量的规格168元、188元。
刘强东此前提到,过去,当地农产品无法销往城市,也无法逆转。因此,养鸡一两年都困难。最后,除去各种成本后,发现赚不到多少钱。 ,这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京东推出“跑鸡”项目,支持贫困群众创业。刘强东希望在中国建立京东冷链、仓储、配送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这样才能真正为农村美好事物打造品牌,并依靠品牌为农民实现溢价,同时也解决城市人的食品安全问题。
享受最高待遇的“跑鸡”
京东的跑鸡生长周期约为160天,体重三到四公斤。相比之下,市场上肉鸡的饲养周期不超过45天。此外,奔跑的鸡群每周3次享受时令果蔬“零食”,每个鸡舍全天候的实时摄像头监控,还有几只大白鹅的巡逻看护。即使考虑到所有跑鸡都是公鸡,跑鸡乐园也会为每个养殖区匹配一定比例的母鸡,为鸡们提供“福利”。
去年10月,第一批“跑鸡”在京东饲养并投放市场。最便宜的是128元一只鸡,还有168元、188元不同重量的规格。起初,跑鸡只在北京销售,后来扩展到北京、上海、广州,现在已在成都、武汉、沉阳等城市销售。 “跑鸡”项目启动一年内,三批“跑鸡”几乎售罄,好评率达到97%。
据了解,早在2016年1月,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同签署了《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努力“十三五”期间创建200个。扶贫示范县。
京东的扶贫探索举措首先落户河北省衡水武义县,这是一个拥有1.2万多贫困户、缺乏优势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已有近700户贫困户与京东签订养殖合作协议,还有200多个家庭计划签约。据统计,参与单一扶贫办鸡项目的农户比例约占全县贫困户的10%。
贫困户收养申请获批后,京东农村金融“京农贷”为其提供无息贷款作为养殖资金;这笔费用由京东金融直接支付给当地的跑鸡经营合作社,合作社购买雏鸡、生产材料,统一进入跑鸡乐园饲养,饲养完成后,京东生鲜回收“跑鸡”,并支付合作社每只鸡收取100元的回收费。合作社随后向贫困户发放每只鸡30元的标准扶贫金,帮助贫困户。该账户将返还京东金融的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跑鸡乐园的鸡出栏率约为95%,与其他养鸡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不过,为了确保每个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到位,跑鸡项目还为鸡群额外投保。
京东生鲜仍缺“东风”
虽然卖到了100多元,但考虑到京东的巨额投入,跑鸡项目其实暂时还是亏损的。但刘强东不是慈善家,而是商人,而商人就一定是逐利的。京东卖跑鸡扶贫,其深层意义就在于这条生鲜食品生产链。
相比服装、3C数码产品等电商渗透率,生鲜电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村生鲜产品进城前景更加光明。但也存在很多困难。近两年,一大批生鲜电商倒闭。京东生鲜已经具备实现供应链闭环的几大要素,只需要这个“东风”。
首先,客户群大。京东的活跃客户账户在2016年增长了46%,达到2.266亿,而2015年为1.55亿。这背后的消费能力是惊人的,当然,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其次,物流保障。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晓松表示,在冷链建设方面,除了投入巨资、不遗余力建设冷链仓库外,配送环节在冷链成本中占比最高。连锁物流。不过,京东拥有配送团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京东的物流配送成本是行业最低的,这也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2016年初,刘强东在年会上表示,三年内将再投资100亿元建设京东冷链物流网络。 11月后,京东开通生鲜冷链物流系统,生鲜商家可以接入京东冷链服务。
三是生鲜产品标准化。供应链作为自营生鲜的第一关键要素,是整个流程的重中之重。王晓松坦言,标准化果蔬的大规模普及并不容易。 “京东已经制定了标准,关键是如何推广。”目前,京东通过仓储、分拣等方式保证质量,但这还不够。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彻底解决标准化问题。这也是京东生鲜所缺少的“东风”。
事实上,京东生鲜通过标准化筛选采购农户饲养的鸡,并利用京东平台的优势,直接掌控从收购到销售、送货上门的所有环节,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养销”链条。产业链闭环已初步建立。 “经过一年的深度参与养殖,京东生鲜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养殖管理体系。”京东生鲜事业部重点项目经理刘小文说道。
也就是说,一旦“跑鸡”试点成功,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京东生鲜将胜利在望。正如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晓松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我们还会尝试在不同地区饲养鸭、猪、羊等。”
此外,从生鲜电商的市场份额来看,仍处于碎片化的局面。最大的领头羊当然是马云旗下天猫的“妙先生”,以4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天猫之后,京东、天天果园、顺丰和一号店分别占据14.4%、13.2%、11.7%和8.6%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天猫的市场份额被直接划分为两梯队,第二梯队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均不超过15%。
为了追赶阿里巴巴,京东去年初正式成立生鲜事业部,喊出品质口号。公开资料显示,京东生鲜目前覆盖超过10万种商品,并与2000多家第三方供应商(自营+流行)签署合作协议。
此次,跑鸡扶贫项目拥抱政府支持,打出公益噱头,或许能让京东在生鲜“马拉松”赛道上跑得更快。同时,项目一旦成功,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让京东生鲜距离领先地位又近了一步。
会“讲故事”的农产品“身价”高
大佬涉足“种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比如网易丁磊的互联网第一金猪,养了8年,即使不唱歌也成了一鸣惊人。
首先,它于去年11月正式上线,备受关注。第一头猪以27.7万元的高价成交。今年3月21日起,网易未央将正式启动“全民养猪众筹”,号召更多有态度、有远见的人加入网易养猪,共同参与中国农业改革。除了加入温暖的科技事业,众筹参与者还可以享受网易养猪红利。虽然价格不低,但坐厕所、睡公寓、不吃药的未央猪也卖得很好。
事实上,涉足跨界农业的不止刘强东和丁磊。仔细一看,柳传志、李国志、雷军、潘石屹、马云、李嘉诚等众多行业巨头赫然在列。
工业巨头纷纷带着资本和技术进入农业。虽然很多像刘强东这样的人都声称是因为感情。例如,2013年初,国内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家乡甘肃省天水市不花钱买下了花牛苹果,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家乡脱贫。
李国志养鸡的初衷,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怀旧之情。他说:“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家里养了三五只鸡,每天都有鸡蛋吃,过年还杀鸡,现在这样的田园生活越来越远了。”远离我们,所以我特别向往这样的农耕生活。”
当然,感情只是其中之一。行业巨头跨界农业,食品安全是催化剂,而从根本上讲,农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是关键。
福莱认为:西方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开始从以温饱为基础的基本消费转变为以满意为基础的享受型消费。经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升级。
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吃饱到吃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有品质,吃得有格调。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符号化消费成为显着特征。在洗手液拥有大品牌的时代,品牌竞争已经从客厅、浴室转向厨房餐桌。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 13亿中国人一日三餐,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水果、肉、蛋、奶。每个人都需要它们,每天都吃它们,并且反复购买。它们是完整的快速消费品,也是孕育大品牌的天然市场。
从实践来看,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优质农产品市场前景好,但上下游风险往往难以控制;蔬菜产品受季节限制,无法像成品等一样保持稳定的品质,这些问题的形成和解决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但这些大佬进军农业带来的“注重品牌、加大价格溢价、精细化运营、互联网服务化”等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思维,无疑会给当前的农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发展。启示。
文:创意风向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