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宝镇,有一个著名的三星湖农场。农场绿树成荫,鸡舍歌唱,瓜果香甜,一派和谐美好的气氛。这个农场的主人叫黄元兵,1989年退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002年,他卸掉了村支书的职责,拒绝了战友创业的邀请,把目光投向了偏远的40亩沙漠沙滩,也就是现在的三星湖农场。
“我们退伍回来后,就一直做村干部。2002年下来后,我还是要有一点野心,不能做错事。我们就想到了改造这片废弃地,用它来开发。”让周边农民对种田有一些信心。”黄元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土地平整工作中。他忙了几个月。推土机从未停歇,施工队也不停歇。
前四年,黄元兵种树种粮,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但他并不是一个富了之后就安定下来的人。 2006年,他自费到京山县学习蛋鸡规模化养殖。完成学业后,他投资300多万元,建了3个鸡舍,每个鸡舍可饲养1万只蛋鸡。面对三万多只蛋鸡,黄元兵知道仅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很快找到了荆州大鹏公司,该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到黄元兵的养殖场提供技术服务,并按实时市场价格提供饲料和回收鸡蛋。
“从养鸡的角度来说,一是从源头把关,这个饲料我们严格控制,绝对没有不能添加的东西。然后温度、它的控光时间都是按照目前最先进的我们我们用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所以我们的鸡蛋质量合格后,销往广州、深圳、香港,有的还出口到东南亚。”
蛋鸡养殖步入正轨后,黄元兵打算开始种植名优水果。为了确保种植成功,少走弯路,黄元兵先后4次外出考察,确定项目、走访市场、学习技术、积累人脉。已投资60万元,种植夏黑、红葡萄、翠冠梨、新西兰桃等优质水果近100亩,年收入约60万元。黄元兵还在畜牧局的支持下投资10万多元安装了有机肥翻堆机,每年可生产有机肥600立方米。
黄元兵说:“现在人们非常注重舌头的安全,我们通过沼气和菌种转化鸡粪,现在我们把有机肥生产线全部建起来了,不仅是为了我的100亩水果,还为了我的100亩水果。”鸡粪我们也用不完,一年还能卖几万块钱,我们还吸引了其他农民,也鼓励其他农民种植水果。与我一起种植后。这肥料,味道好,品质好,果味美。”
销量稳定了,黄元兵还做了很多农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他投资12万元,修建了库容50吨的冷库,延长了水果的销售周期。
曾经当过人民战士、担任过村支书的黄元兵,心里有一种亲民的感觉。当他富有时,他永远不会忘记他的邻居。他在心里假装自己是弱势群体。他招募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自己的农场务工,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新型现代农民的博爱。
“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出去打工很困难,现在他们承包土地办养鸡场、果园,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的年薪在2万元左右。”贫困户黄元彦说。
54岁的黄元兵依然雄心勃勃,有着远大的梦想。他想为自己的产品注册商标,申请绿色认证,开办自己的产品加工厂。他正在一步步向前迈进。
“下一步,我们需要到外面去了解更多,然后了解新的设备。对于养鸡,我们需要安装自动捡蛋设备,使用最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然后对于水果,通过多年的经验在种植方面,我们也要到外面学习,采摘枝条,回来嫁接,进一步提高质量,成为优质产品。”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创业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黄元兵还在这条路上努力着。如果你也有创业梦想,有机会的话就尽量去尝试和体验。万一成真了呢?
砖石镇复兴场村的90后年轻人曾闯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他利用大学学习和外出打工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铅笔厂。在曾闯的努力下,曾经贫困的一家人摆脱了贫困,成为村里脱贫的骄傲户,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曾闯自幼家庭贫困。他的父亲是一名伤残军人,也是一名外国人。他的大哥生来就有残疾,常年瘫痪在床。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曾闯一家被纳入建户家庭。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小时候,曾闯在艰辛和坎坷中学会了坚强、执着、勤奋和感恩。求学期间,曾闯学习刻苦,品学兼优。 2009年高考,他考入武汉纺织大学。曾闯大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后,他在一家铅笔设备厂工作,负责设备的售后服务。他经常奔赴各个铅笔生产厂家,逐渐掌握了铅笔设备的生产技术。
2016年11月,曾闯辞去了铅笔厂的工作,带着攒下来的钱来到中国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在义乌,曾闯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摸索铅笔的销售渠道,建立了自己的合作客户。
曾闯说:“我的爸爸是一名伤残军人,我的大哥生来就有残疾,他一直想回家照顾他们。大学毕业后,我到一家铅笔机械设备厂工作。在福州,学会了铅笔的制作工艺,也有了自己的销售客户,考虑到铅笔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家里人也能遵循,所以我就回来创业了。”
2018年4月底,曾闯将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带回了家乡。他在家乡后面的菜地里建了45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和仓库,办理了营业执照,并投入消防设备5万多元。除尘设备也安装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但困难也接踵而至。
“回来后,正好是开学高峰期,订单量增多,资金周转困难,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还是不够。”村领导得知情况后,主动帮我联系,让我享受了扶贫创业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营业额”。
曾创的铅笔厂已进入良好经营期,订单稳定。他认真对待每一笔生意,但诚实守信的亏本交易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一次,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让我在三天内给他准备30万支铅笔。我加班做了30万支铅笔后,发货当天下大雨,货无法发货。我赶紧从外地高价买了三十万支铅笔,按原订单价卖给他。我损失了近千元。后来他知道后,心里更加感激了,一直向我下单,介绍他的朋友也来找我买铅笔。”
曾闯脱贫时不忘党恩,致富时不忘同胞。包裹铅笔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手工工作。原料订好,膜纸调配,陆续分发给农户。由于操作简单、灵活、及时,很多农民自愿这样做。目前,约有30户农户从事手工遮盖,其中贫困户5户。
曾创非常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不断研发新产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营销渠道,巩固江浙市场,开拓湖北市场,提高公司质量和效率,确保公司稳定、长远发展。
我们都知道,回国创业并不容易。黄元兵和曾创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编织并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回国创业者能够在家乡创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