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庆石,山东省援藏教师,现任日喀则市第一高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他援藏的故事吧!
时光飞逝,时光飞逝。
我是2018年8月进入西藏的,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日喀则的雪域高原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我的援藏故事围绕着“你为什么去西藏?你在西藏做了什么?离开西藏后留下了什么?”我们慢慢来说“三问”吧!
为什么要去西藏?为每一个藏族孩子绽放格桑花!
2016年5月,学校收到济南市教育局关于选派第八批援藏干部和人才赴藏工作的通知,明确选派1人到日喀则市白浪县中学任教,西藏。
在西藏脱贫攻坚最困难的时刻,如果我能作为一名援藏人员为西藏教育脱贫攻坚尽一点绵薄之力,我将感到无比荣幸!因此,当我看到通知时,我没有丝毫犹豫。我立即报名并向组织部提交了申请,为赴西藏支教做准备。也许是“好事多磨”,因为当时太兴奋,体检前一天晚上没有好好休息,导致体检结果没有通过。遗憾的是,我错过了这次援藏的机会。
2018年,机会又来了!山东省“集团式”教育人才援藏计划到期后将进行轮换,需选派一名管理者担任日喀则市第一高中校长。我再次主动当志愿者,并经组织批准,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山东省教育人才“团式”援藏工作。
初到高原,各种意料之中的和意料之外的困难接踵而至。低压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会导致头痛、腹胀、夜不能寐。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和短板就像“拦路虎”。需要紧急解决。
万千困难,阻挡不了援藏坚定信念的人们。我和队友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以同样的热情投入到了援藏工作中。从此,我们以滴水之石的坚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生活常常充满巧合。就在2019年,正当我和队友们紧锣密鼓地工作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作出决策部署,开展新一批教育教学工作。 “集团式”援藏人才,17个对口支援省(市)选派400名教师支援西藏自治区21所学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
根据组织安排,我被任命为山东省援藏新一批教育人才带头人、日喀则市第一高中校长。援藏期限仍为3年。就这样,我原本3年的援藏生涯就结束了。在年度基础上增加了一年。我带着山东省“团式”援藏人才队伍抽调的20名教育人才重新集结,投身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教育工作。
你躲起来做什么?全方位帮扶、立体支教!
“短短几十年,跨越数千年。”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藏族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差异。不用说,汉语教学受到影响。科学教学受到的影响更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你甚至无法理解问题的字面意思。能否谈一谈举一反三、深入思考?
面对这样的现实,信心动摇甚至泄气在所难免,统一思想、振奋士气就显得尤为必要。成立援藏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出台管理办法,加强团队管理;成立职能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系列举措迅速见效,援藏队伍活力不断增强。秘书宣传、纪检安全、教研业务、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注重队伍建设,打造“双引擎”校级管理队伍。加强管理融合和协作融合,实行双方管理干部AB角制度,打造“双引擎”校级管理团队;落实《一线工作办法》,实行领导干部公开承诺监督,纳入覆盖职级的副院长、中层及以上干部听讲等制度,共同打造日喀则特色的管理模式还有山东元素。
注重示范引领,带动本土教师快速成长。实施教育教学“十个一”工程和师徒结对“蓝色工程”。对定期讲课评价、教学研讨、质量分析、选修课、教研课题等提出具体要求,举办“集体备课”、“学习指导书制作”、“问题学生转化”等专题讲座经常。全面启动大学学科群集体备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学术情况,精心研究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500余次,讲授示范课33门,听课500余门次,撰写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4份。
|哀悼|
注重道德修养,构建特色德育体系。坚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班主任节、班主任工作沙龙、班主任德育课竞赛、每周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以“责任、荣誉、感恩”为主题,成立“名师工作室”。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首创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践行德育新路,精心打造200平米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专项德育活动,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各级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合力。组建了雪莲舞蹈俱乐部、雪莲嘉木尼安俱乐部、飞波流星足球俱乐部等十余个俱乐部,开展国庆红歌大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为大家搭建舞台。学生展示他们的才华。举办学校建校60周年暨山东“团式”援藏教育展示会,讲述师生故事,凝聚师生共同努力,树立学校形象,鼓励学生热爱学校、成才。
注重辐射带动,扩大教育团体援藏影响力。开展“百校携手”活动,推动资助学校与山东19所学校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山东省学校思政年度优秀教师受邀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负责人200余人参加活动。组织日喀则市200名教育干部、师生赴山东考察学习。组织援藏专家跨境送教育,开展教育下乡、教研培训、示范班、法学辅导等90余场次,惠及师生2500余人次。
留下什么?留下满园桃李,春天常在
留下什么?其实,只要把“你为什么去西藏、你在西藏做什么”这两个问题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不言自明了。留下了成熟的教育体系、一批优秀的教师、一批品学兼优的藏学子……
近三年来,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高考总体通过率、通识课通过率、复读通过率分别达到99%以上、90%以上、50%以上。学校的通过率也获得了区第一。先后荣获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校等10余项荣誉。
我校新一批援藏“群体型”教育人才被评为日喀则市教育援藏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援藏教师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6人受到自治区教育厅表彰。中共中央统战部《涉藏工作专题报告》专门宣传山东组织教育团援藏经验。
将来当我离开西藏时,如果有人问我,你给西藏留下了什么?我会自豪地告诉他,西藏这片最神圣的净土,留下了我深深的足迹,留下了山东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留下了我带出的教学骨干,留下了辛苦浇灌的一批批桃李。以及根植其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点号山东援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pharmart.com/html/tiyuwenda/13207.html